這場“環保風暴”可謂時間長,強度大,影響地區廣。南通抑塵料斗廠家導致大量企業停廠停工、整改,數量之多,前所未有,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
環保查的有多嚴!罰款將近10億元!
11月8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各地環保部門2017年9月執行《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及移送環境犯罪案件的情況。對1-9月份案件較多的浙江、山東、安徽、江蘇、廣東、福建等地進行表揚。對零案件縣(區)較多的河南、云南兩省及信陽、鄭州、西寧、張家口等4市通報批評。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說,9月份,全國適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的案件總數為3957件,同比去年9月增長178%。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100件,比去年增長49%;查封、扣押案件2233件,比去年增長321%;限產、停產案件719件,比去年增長99%;移送行政拘留679起,比去年增長114%;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26件,比去年增長55%。
1-9月,全國實施五類案件總數28708件。同比去年1-9月增長146%。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822件,比去年增長57%。罰款金額達96057.6萬元,比去年增長73%;查封、扣押案件13115件,比去年增長156%;限產、停產案件6420件,比去年增長170%;移送行政拘留6278起,比去年增長172%;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073件,比去年增長53%。
2017年9月環保法配套辦法執行情況區域分布表
2017年1-9月環保法配套辦法執行情況區域
分布表
來源:環保部發布
從環保部發布的案件數據來看,限產、停產案件6420件:移送行政拘留6278起,這兩種案件的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70%和172%,這一個相當恐怖的增速!說明從進入17年開始,環保嚴查一直沒有結束!
17年還有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這兩個月的時間里,各個企業要承受的壓力或許會更大!
近日,廣州環保工業園區及周邊76家污染企業被要求在2018年春節前完成停工整治。此外,環保部擬發新規:部分輕微違法行為將被停產整治三個月。
76家污染企業被督辦,年前完成停工整治
最近,廣州又出了個大新聞,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周邊76家污染企業,被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掛牌督辦了!要求在2018年春節前完成污染企業停止排污工作。
經調查核實,新塘環保工業園及周邊現有涉及洗漂印染、儲油企業76家,生產經營車間289個,工人約2.3萬人。
目前,這些企業已全部簽訂自行停產承諾書,第 一批6家企業已停止排污。截至10月27日,新塘鎮聯合區職能部門共出動執法檢查4985人次,發現隱患1854處,整改1071處,9家企業達成轉移意向。
隨著2017年一系列的環保督查、環?;伛R槍、最嚴關停令之后,不少工廠已是傷痕累累......
某一原材料老板爆料,他經營了10多年的原材料行業,執法當天對調查者說:“國家治理環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做企業的會全力支持配合。我們也想要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是我的設備不合格嗎?還是哪里有問題呢?執法人員答:不合格就是不合格,能給你找出一百個不合格的理由?!彪S后企業被關停。
環保部擬發新規,貿易工廠抖三抖
10月30日,環保部就《環境保護部關于修改<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在中國政府法制網、環保部官網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為期一個月,截止時間為2017年11月30日。據了解,部分輕微違法情形規定停產整治的期限為三個月。
據悉,《辦法》征求意見稿共十三項修改內容,相比現行版本,分類設定停產整治的期限,其中對無證排污、以逃避監管方式排污、因超標排放被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和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數據多次超標的情形規定停產整治的期限為三個月。
與此呼應的是,《辦法》第十七條增加了排污者“在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期限結束后”才能進行整改完成備案并解除相關措施的規定,在第四條中增加對限產、停產期限的信息公開要求,從而完善整治期限的制度設計。
今年的環保,可以說是各行各業熱議的話題,從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查出“散亂污”企業17.6萬家,江浙、山東、江蘇等紡織大省也強制關停、整頓數千企業。到最近,加緊環保整頓步伐,蕭山、紹興、廣東等地也紛紛出臺淘汰落后產能的相關政策。